Siltech总裁Edwin van der Kleij-Rijnveld(以下简称Edwin)这次来台湾,跟以往有不太一样了,昨天本刊主编书世豪採访的产品发表会报导中已经告诉大家他已经将名字中的Kley改为Kleij。不过他到是很明白表示改名字只是基于一些特殊理由,我们要以旧名字称唿他没问题,此行他来台湾最重要的目的是正式发表saga计画中最新的扩大机V1、P1。 刚见到面,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要把这一系列产品称为saga计画。Edwin回答:「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saga在英文上的意思代表漫长的故事,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系列产品是一项一项推出,就像写故事一样。」V1、P1的推出代表故写完了吗?非也,Edwin表示这个故事也将继续写下去,而且也跟笔者透漏了一些剧情。这部份稍后笔者会提到。回到正题,这几年除了原本稳定的线材市场,较令人好奇的是为何Siltech会跨界设计喇叭与扩大机。其实只要跟Kley聊过就知道他是对声音要求很高的人,会设计喇叭或扩大机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他也坦言会设计喇叭与扩大机必须感谢Comsol这套几乎万能的3D模拟软体,才得以让他自己与工程师的创新想法实践。最近,Edwin才花了16,000欧元将自家购入的Comsol升级到最新的4.0版本。 在扩大机部份,继先前推出的C1之后,这次V1、P1的推出再次颠覆大家的想法。因为V1与P1组成的扩大机系统很特别,电池供电的V1纯粹负责电压放大、AC供电的P1则负责电压放大。到底这套扩大机有何厉害之处?这部份就必须连着C1前级一起说明。Edwin表示音响系统从CD唱盘到最后喇叭播出声音动态损失极大,假设同样在仪器测量下CD唱盘与喇叭都得到120dB的动态范围,但是会惊讶的发现喇叭测得的动态范围会有高达10dB的误差(衰减)。Edwin认为会造成这种问题关键在前级放大倍率。目前的数位讯源其实都已经拥有够大的增益值,但是市面上的前级多数却依然坚持10倍的高倍数放大电路,因此大这些前级都是先行将CD讯号衰减再进行高倍率放大,这种作法除了会产生杂讯放大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动态范围。 Siltech的想法就是尽量把想法跟电路单纯化,先把C1放大倍率降低至一般前级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此CD讯号将无须经过太多衰减,然后经过C1前级的小倍率放大后再经V1电压放大与P1的电流放大。除此之外,C1与V1这两部都採用了真空管电路与电池供电,会採用电池供电大家都知道是为了求取电路的纯净度,会使用真空管是因为C1 与V1都只需要很低的电压就足以驱动,因此不用担心瞬间供电不足。至于需要快速电流供电给功率晶体的部份,就单独独立出来吃市电,也就是P1的功能。怎么样!这个想法够聪明吧! 回到先前的伏笔,saga这个长篇故事的下一章大家该也想到了吧!应该就是讯源。不过Edwin语带保留的表示:「下一个产品应该不会是单纯的CD唱盘,而是一部能够同时对应数位流的DAC。」此外,Edwin也跟笔者透漏,他们也即将于明年推出一款全新的喇叭The Wall,预计在明年慕尼黑音响展会发表。至于设计细节为何?Edwin跟笔者透漏许多的设计细节,但是无法告诉大家,只好跟大家说声抱歉了! 想要瞭解更多更多Siltech产品相关讯息请至讨论区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