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Federico Chueca裘耶卡: Preludio to El bateo 前奏曲。 取自多明哥「爱情,我的生命」演唱会 裘耶卡是西班牙作曲家,擅长创作西班牙特有的说唱剧查崔拉(Zarzuela),故事取材多来自西班牙各地的乡土传说或生活故事,多以喜歌剧型态表现,穿插歌唱、音乐与对话,只是此类的音乐型态,通常仅流行于西班牙本土,甚少在西班牙以外的地区演出。本曲为查崔拉作品「洗礼」之前奏曲,因其节奏轻快,曲调活泼,颇适合作为音乐会的暖场之用,是裘耶卡作品中少数常被演出的作品之一。 2,Frang Lehar 雷哈尔: Lippen Schweigen 双唇无语圆舞曲,选自「风流寡妇」 取自多明哥「爱情,我的生命」演奏会 这是雷哈尔「风流寡妇」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其旋律之流畅,几乎每个人只要听过一遍,就可以整首都哼得出来。2007年的萨尔兹堡音乐节,多年来从不缺席的多明哥与女高音马汀妮兹合作,演出了这场长达100分钟以「爱情」为主题的演唱会,虽然有许多歌曲都是较为陌生的西班牙或拉美作品,然而在如天籁般收放自如的歌声下,多明哥与马汀妮兹的一搭一唱,风靡了全场观众,几乎欲罢不能,最后竟安可了四曲。此曲被选为最后的安可曲,在多明哥与马汀妮兹完全放松,真情流露的眼神下,又抱又舞的掀起高潮,令全场观众起立欢唿,成为最兴奋感人的一幕。 3,Edvard Grieg葛利格: 苏尔维格之歌,选自皮尔金特组曲 取自2006年柏林温布尼「一千零一夜」音乐会。 一年一度的温布尼音乐会是柏林市民最期待的音乐演出之一,虽然是露天演出,然而在音响系统的协助之下,每每让现场的数万听众在优美的乐声中沉醉不已。2006年的演出之所以令人怀念,是因为将「一千零一夜」定为主题,除了完整演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谭」之外,还穿插了多首旋律极为优美的名曲,其中女高音玛丽塔.索伯格(Marita Solberg)演唱的苏尔维格之歌,更是扣人心弦,在徐缓的歌声中,将充满期待的情思表露无遗,指挥贾维(Neeme Jarvi)在伴奏此曲时,手法细腻,益发衬托出歌声与乐韵之纤美,紧扣人心,是管弦乐演奏会中不可多得的歌唱演出。 4,Camille Saint-Saens圣桑: A小调序奏与奇想轮旋曲 取自2006年柏林温布尼「一千零一夜」音乐会。 这是曲风极为独特,犹如是协奏曲般的短曲,是圣桑小提琴作品中最常被演出的曲目。此曲虽短,但小中见大,起伏顿挫分明,表情丰富,情绪紧凑,极为考验演出者的功力,前面虽由平缓的幻想曲风格导入,然而之后不断提升,将演奏技巧交错运用到让人屏息以听的境界,随着快速舞动的琴弓,将心灵带入到未知的幻境,直到快速峰转的琴音悠然而止才又回神,是非常值得一听再听的小提琴杰作。本曲在小提琴手吉妮.杨森(Janine Jansen)的杰出表现之下,引领全场观众全神凝注,享受那短暂的小提琴锋芒之美,是全场音乐会中最有聆听价值的曲目之一。 5,6.Johann Sebastian Bach巴哈: 郭德堡变奏曲 取自2008年莱比锡巴哈音乐节。 巴哈的郭德堡变奏曲是钢琴曲中必听的曲目,由于在钢琴独奏的作品中显得极为冗长,故屡有传闻是为「催眠」而作的说法,其实没这回事。此曲的意义,在于是一部可充分发挥钢琴作曲与演奏技巧的作品,在多达三十段的变奏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琴音的多变与节奏唿应的优美。通常郭德堡变奏曲皆以CD形式发行,因为长时间的独奏曲常会被认为画面单调而无看头。然而此一由俄罗斯钢琴家柯洛里奥夫(Evgeni Koroliov)弹奏的版本,则在发行单位的巧思下,充分掌握住拍摄的角度与时机,将柯洛里奥夫的双手表情一览无遗,致令在欣赏此曲的演奏时,眼耳皆能同享其惠,一窥演奏家在弹奏时的十指风貌,此为首次,却极为成功。此片的录音、录影皆属上乘,音场情境如临现场,虽全片仅有单一曲目,却能尽显BD碟片之犀利,值得收藏。 7,Giuseppe Verdi维尔第﹕ 孩子们,高兴点儿…,选自歌剧「纳布果」 取自「2007年圣玛格莉特音乐节实况」 每年的奥地利圣玛格莉特音乐节是欧洲的一大盛事,尤其是在古罗马採石场露天演出的歌剧,甚至比在剧院演出者更受关注,因为此处佈景灯光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能让场面更为壮观。这部在2007年演出的纳布果,展现出少见的宏伟气势,不只戏剧张力足,制作成BD后更是音响效果绝佳,影质水准亦为歷年之冠。这段「孩子们,高兴点儿」,由韩裔歌剧演唱家饰演Zaccaria祭司的Simon Yang唱出,嗓音浑厚,极富感染力,也道出了剧中犹太人的无奈。Simon Yang是目前极少数亚裔人能在欧美的歌剧中担纲者,常参与欧洲的歌剧演出,在本剧饰演的祭司角色非常称职,为整齣歌剧增色不少。 8,Giuseppe Verdi维尔第: 乘着金色的翅膀合唱,选自歌剧「纳布果」 取自「2007年盛玛格莉特音乐节实况」 在诸多的歌剧着名合唱曲中,纳布果的「乘着金色的翅膀」或又称之为「奴隶合唱」是数一数二的出名,不仅旋律优美,歌曲的内容更是充满了伤感、思念与期待,表现出犹太人嚮往祖国的情思。这段合唱不仅出名,也是歌剧中的高潮,因此每回演出,导演都会竭尽所思的营造全新的场景。这次的露天演出,因舞台阔度几无受限,故能排出极为盛大的阵容,在灯光与佈景的巧妙衬托之下,铺陈出犹太人心中幽暗的情境,气氛感人,值得一看再看。 9,Alexander Borodin鲍罗定: 伊果王子:鞑靼人舞曲 取自柏林爱乐除夕音乐会 在古典音乐的宝藏中,俄罗斯的国民乐派是极为重要的一支,不只是有其特别的乐曲风格,也有许多百听不厌的作品,因此在2007年的柏林除夕音乐会,选的尽是俄罗斯作品。鞑靼人舞曲是鲍罗定作品伊果王子中最着名,也最常演出的一段剧乐,或许是因为此曲中充满了各式的快慢转折及活泼舞曲之故,所以被选为开场曲目。此曲在赛门拉图以及柏林爱乐的诠释之下,起伏高潮格外明显,极富戏剧化效果,总之这场音乐会极为成功,音响效果极佳,有如亲临柏林爱乐音乐厅。至于为何赛门拉图在除夕夜里要让柏林市民度过一个充满异族风味的夜晚,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10,Modest Mussorgsky穆索斯基: 展览会之画基辅大门 取自柏林爱乐除夕音乐会 穆索斯基的展览会之画,不只是一首极为着名的标题音乐,也是钢琴曲中被改为管弦乐演奏次数最多的作品,一般人听到此曲的管弦乐版通常比听到钢琴版的次数更多,由此可知其曲式极富变化。虽说是穆索斯基在参观已逝友人画展的有感而发之作,描述的是画中情境,然而透过音乐的铺陈则是逐步堆叠,直到终曲基辅大门达到高潮,或许这样的曲式激发了拉威尔将其改编成管弦乐的动机,也成为是日后音响玩家喜好的爆棚之作。在赛门拉图的指挥之下,这首早已人人耳熟能详的乐曲末段,璀璨雄伟,展现出世界级乐团最威勐的磅礡气势。 11,Franz Schubert舒伯特: 第九交响曲「伟大」第四乐章 取自2009年那不勒斯胜卡罗剧院欧洲音乐会 只活了31年的舒伯特,为人类遗留了非常多的文化遗产,从歌曲、室内乐以至大型的交响曲、歌剧等达数百部之多,在管弦乐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当推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不过,舒伯特有许多着名的作品皆是以「遗作」的形式出现,这首曾经尘封在抽屉里多年的「第九」便是其中之一,此曲的结构完整,气势宏伟,称得上是舒伯特毕生成就的代表之作,故称为「伟大」。然而也因为此曲的演出阵容庞大,长度达50分钟,因此相当考验乐团的实力与指挥的诠释手法,在这场音乐会中,此曲在慕提的细心调理下,显得从容不迫,各个乐段的快慢起伏衔接得平顺流畅,并能在全曲中保持张力不见冷场,算得上是近年来慕提交响曲演出的珠玉之作,令人激赏。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